时下,“驴行”已经成为白领、上班族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假期、业余时间的首选时尚户外运动。笔者曾和一位经常“驴行”的“驴友”聊天,说及“驴行”的诸多益处,比如瘦体减肥、健身除疾,加强交流、增进友谊,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思考等等,真是滔滔不绝。由此联想到,当前各级都在强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如何在加速提升增效上下功夫,是摆在各级领导、各级机关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笔者有幸参加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队,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窃以为,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不妨也当个驴友,选好一条路线群众路线,实现一个目标提升增效,切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脱下名牌,迈开双脚,做个深入田间地头察实情、走近寻常百姓问暖寒、坐到群众中寻计策的 “驴行一族”,做个走村串户让百姓盼望常来的驴友。 当个驴友走村串户,能更好的服务百姓赢得民心。社会是个大课堂,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当个驴友走到群众中去,才能看到百姓在干什么、需要什么,明白我们能干什么、要干什么,工作方向在哪里。“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期间,赋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体现了对百姓的真挚情感,有了这种情感,才能对群众真正尊重,才能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百姓的甘甜苦乐,也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这说明一个道理,只有深入到田间地头、工矿企业,才能看到实情、听到真话,了解民众呼声,收获真知灼见,开阔眼界视野,使领导干部与群众思想的交流更加轻松和谐。 当个驴友参与实践,能更好的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基层是调查研究的沃土,当个驴友走到寻常百姓中去,挽起袖子卷起裤脚,拉拉家长里短,听听意见建议,路上碰见的、田边看见的、偶然听来的都是我们工作中很难得到的第一手材料。那些不经过基层调查,只凭着书面材料就作出的指示、下达的指令,往往是立不住脚、行不通的,只会越行离群众越远。人民群众不需要只会耍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地对空干部”,更不需要那些浮在上面应付上级、劳民伤财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而是需要领导干部心连心的交往、实打实的做事。因此,不妨当个驴友用真心实意换取百姓口碑,在“驴行”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当个驴友沉到底层,能更好的改进作风提升增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当下,一些地方干群矛盾突出,信访纠纷不断,根本原因在于沟通不利,很多矛盾因为误解而产生,最后导致信任危机。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当个驴友,经常到所辖村庄去走走,到衣食父母家去看看,到群众中去聊聊,把党的方针政策带下去,把科学发展的理念带下去,听听群众呼声,为群众顺顺气、减减压,有助于增进信任,促进和谐。有了和谐才有合力,干群合力才会事业兴旺。 “松柏有正性,不改青青色”。共产党人的正性就是扎根人民,扎扎实实、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要真真正正深入群众,才能干出一番经得起群众和历史考验的业绩。也只有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才能时刻心中装着民生,乐于深入基层体验民生,才能更加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当一名合格的公仆。 |
哀牢山成现实版“云南虫谷”?地质工作者:
清凉峰事件结局:男驴友变瘦,两人体力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