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穿越秦岭禁地“鳌太线”,失联10天的18岁驴友日前被找到,身体有部分受伤,无生命危险。此次救援,家属共支付了8万多元费用。救援队工作人员表示,不到一个月,已经第二次在“鳌太线”开展救援,上次还动用了直升机,“收费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震慑那些企图单人穿越者。” “鳌太线”是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线路,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属于尚未开发的区域。2018年,陕西眉县、太白县就联合发布公告,全面禁止“鳌太穿越”活动,但任性探险、违法穿越者仍不在少数。 不走寻常路,探寻人迹罕至之地,吸引了众多追随者,也因此发生不少悲剧事件。2023年7月,4人未经批准穿越若羌境内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私闯罗布泊无人区,最终不幸遇难;2024年6月,两名驴友在浙江台州石人峡横渡野外溪流,落水遇难;同年10月,两名被困秦岭冰晶顶的徒步者因失温不幸遇难。《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境内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造成84人死亡、92人受伤、11人失踪。一起起违法探险、违规穿越事故,一个个鲜活生命逝去,背后都写满侥幸与麻痹。 从救援角度看,一旦探险者遇险,有关部门需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救援,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就此而言,收费救援是违规者应付出的代价,更是一种警醒。实践中,救援成本往往由政府部门、景区和民间救援力量共同承担。以民间公益救援组织为例,一场救援下来,包括救援装备、车辆油耗维修、队员保险等成本在内,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去年10月,江西5名任性“驴友”违规进入未开发区域探险被困,应急、消防、公安、蓝天救援等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上百人,历经18小时艰难搜救才将其救出。此前,还有救援队员因营救遇险者而遇难的悲剧发生。诚如网友所言,真可谓“一人任性,众人遭殃”。 探险活动方兴未艾,但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有关方面应尽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组织者的资质要求和法律责任与义务,明确户外探险行为的违法性质和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对违法或因管理不当引发事故的情形进行追责、处罚,给任性的探险游客套上法治“紧箍”,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此外,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用刚性的法律约束驴友任性行为,遏制住违法开展未开发区域探险的冲动,对屡教不改、造成严重后果的,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发挥法律的惩戒警示作用。 探险绝不能拿生命当儿戏。探险旅游的专业性很强,广大游客要保持审慎和理性,切勿轻易参与各类探险活动,更不能无视相关法律规定,任性踏足“野景点”、走未开发路线。珍爱生命,敬畏自然,这是一堂永不完结的必修课。 |
违规野外探险,收费救援是代价更是警示
福建莆田斗湖2游客夜间滑落山坳被困,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