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着名战役采石之战就发生在此。 采石矶现为采石公园的核心景区。采石公园,即采石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旅游区,由采石矶片区、濮塘片区、青山片区、横山片区组成,总面积64.85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诗仙李白为灵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底蕴,以“翠螺浮大江”的山岳型自然景观为特色,以文化欣赏、自然观光和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综合型风景区。 风景区四大片区特色各异,采石矶片区,以伟大诗人李白为灵魂,以“大江绕绝壁,草圣伴诗仙”景观为特色,以李白文化欣赏和江矶揽胜功能为主,战争文化和宗教文化欣赏功能为辅的观光游览区。濮塘片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特色,以竹景观、竹文化欣赏和休闲度假为主,革命历史教育功能为辅的休闲度假区。青山片区,以“白水绕青山,诗仙忆谢公”景观为特色的,以李白文化和谢脁文化欣赏为主,宗教文化欣赏和休闲娱乐功能为辅的观光游览区。横山片区,以自然生态景观为特色,以访古探幽、登高揽胜为主要功能,突出自然野趣与幽趣的生态旅游区。 特色景观 采石矶 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庄,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固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里曾发生“宋金采石之战”。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翠螺山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山因此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着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着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 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林散之艺术馆 林散之艺术馆是我国草书大家,有当代草圣之称的林散之先生的作品陈列馆。他六十岁起始作狂草,却功深力到,妙造自然,享誉海内外,有一代宗师之誉。先生生前曾十余次放歌采石,心仪先贤,素有“归宿之期与李白为邻”的愿望,因此,在他百年之后,马鞍山市为他设馆于采石公园内,以遂其愿。林散之艺术馆设计为园林风格,占地3800平方米,绿草茵茵的庭院里主馆、副馆和学术馆三个以茅草为顶,粉墙红窗的仿古建筑错落有致。主馆名之为“江上草堂”,内藏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一百余幅,大多为草书精品;他生前所作写生画稿及诗作手稿则保存于副馆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