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文峰塔建于明嘉靖23年(1544),高67米,六角七层,有旋式梯道,游人可拾级而上,远眺黄山烟云,近瞰古镇全貌。祁城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古人称为“塔峦高眺”,是梅城十二景之一。清同治间祁门县学教谕梅雍在《梅城十二景》诗中,有“掌翻二水低浮渌,眼瞥千峰送远青”之句描述此塔。 文峰塔位于城南凤凰山上,明万历32年(1604年),此塔为里人郑佐(双溪)倡建。他是明代进士,官至贵州右参政。他为建此塔确实费了心,从设计到落成花费15个春秋,耗资四万多两白银,每一层由哪些人捐献统通铭该立碑。仅塔心木一项,就访遍了全县诸山,最后还是在黟县渔亭大圣山觅得的。这株高13丈的巨材,从伐倒到运来岩寺,百把里地就整整花了三年。为铸造塔顶的葫芦宝瓶,他参考了南京报恩塔、绍兴大禅寺塔以及泗州塔多处图形。塔体呈六边形,5层砖石结构,高33.5径七石阶盘旋而上,塔顶是铁制宝葫芦,塔檐悬有风铃。以往,特别是清代,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四乡八里的人有游塔惯例。白天游人如织,夜间点燃塔灯,从最高层连珠下垂,倒也五彩缤纷。每逢游塔盛会,塔四周便象北京“天桥”一样热闹,有说大鼓的、玩杂耍的、变戏法的、卖药的、摆摊的、设赌的,五花八门。塔下山坳中,原有寺院,解放后拆毁。近年又建起一禅院,重新燃起香火。正所谓“眺槛外风光,好山罗列,带水潆洄,此间鸡犬无哗,乘兴且登临,百尺高楼杯在手;论眼前形胜,古塔嶙峋,孤城崎峙,远望人烟稠密,得闲供啸傲,一钩新样月当头。” 文峰塔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