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歙县的南谯楼始建于隋代末年,现在见到的是1997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建的,基本保持了清代的木构风格,门阙则为宋代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难复见。
南谯楼,俗称24根柱,始建于隋代末年,宋宣和年间重建,明弘治十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中辟方形门阙(宋代风格),底层砖石台基,上木构高台建筑,二层楼阁,副阶周匝,悬山顶,型制奇特。唐代以前,城台均以土夯建筑,所以建筑门楼,必须在门阙靠壁立柱,南谯楼共立柱二十六根,中门阙门扇隐去二根,只显出二十四根,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二十四根柱”。古时楼上置有铜壶,用以滴漏定时,还有鼓具,以及察看星象推算历法的仪器。据说南谯楼历史上曾几经开关,原因是有位甚信风水的知府说,谯楼正门对着“五魁山”(谐音五鬼山),其兆不祥,会招灾引祸,便下令关了谯楼。继任的知府不信邪,下令打开城门。如此关关闭闭,几经反复。如今的歙县博物馆便在南谯楼中,里面展出了歙县历代文物,包括各朝各代的书画、瓷器、歙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