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子山庄环境清幽,景色秀丽,是春秋时期着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莱子隐居自耕奉养双亲的庄园,为荆门历史上的“三台八景”之一。 老莱子山庄在象山东麓,占地025公顷,1993年投资355万元建设后试行开放。山庄分为主殿、侧殿和东、西门,殿内陈列“老莱子斑彩娱亲”、“孝感动天”等二十四孝的腊像。是进行老子研究和对广大市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阵地。 山庄旧存田宅水井,里人称为“孝田”、“顺井”。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翰林学士彭乘知荆门军,改“孝田”为“孝子田”。 现山庄已废,尚存“老莱山庄”石碑一通,高1.5米,宽0.6米,为清乾隆时立。近处还有孝隐亭泅角攒尖顶式,飞檐翘角,内立石碑,高1.7米,宽0.5米,上刻“老莱子之位”。亭前有围栏,后依山崖,绿树成荫,花草丛拥。山庄南侧,有为表彰老莱子之德而命名的顺泉,系宋代开凿,泉水清澈,其味甘洌。泉旁岩壁上刻有“顺泉”二字,字径0.8 米,字迹丰润隽美,凝重稳健,为清人手迹。 人物简介 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春秋晚期着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楚国人,出生于康王时期,卒于惠王时期,着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 道教,是中国(旅游网)的国粹,是在华夏本土萌生、成长起来的宗教,究其根源,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一般认为,道家的先驱为老子,但是老子是谁,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是老聃,有人说是老莱子,也有人说是两人学术着作的全称。无论怎样考证,在荆沙古地域上生活的老莱子在道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的生活年代与老聃同时,其影响远大,堪称一代杰出的思想家。 遗着有《老莱子》16篇(一说15篇),汉魏时亡佚。有少数言论在《子书》、《战国策》等书籍中有所收录,从中可以管其生平和思想观点。 老莱子还是我国民间传说“二十四孝子”之一。他到了七十岁的高龄,为了博取龙钟老迈的双亲欢愉,还故意穿戴小孩的班衣花帽,摆耍拨浪小鼓,手舞足蹈,装出天真烂漫的样子,在父母面前嬉戏;又故意挑水,走过父母身边,假意仰面朝天绊一跤,水泼一地,做出滑稽的样子,逗得寂寞的老人乐呵呵大笑。这便是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莱斑衣,侍亲至孝”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