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80-2886-2882
快捷导航
驴友社区 门户 旅行吧 驴友网摘 查看内容

(视界延伸)中国古代十大超级“驴友”

2013-5-27 01:38| 发布者: 驴友网官网| 查看: 285| 评论: 0|原作者: 旅行家天堂网

摘要:  其实,旅游向来为国人所青睐,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言已流传至今,古代的超级“驴友”更是数不胜数——超级“驴友”孔子  生活时代:春秋时期  出游目的:周游列国  出游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 ...
 其实,旅游向来为国人所青睐,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言已流传至今,古代的超级“驴友”更是数不胜数——
超级“驴友”孔子
  生活时代:春秋时期
  出游目的:周游列国
  出游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公元前497年,正值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变革时代。孔子因和当时鲁国国君政见不合,郁郁不得志而离开鲁国。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历时十四载,周游了宋国、陈国、蔡国、楚国、齐国、卫国、曹国、郑国、杞国等。
  主要成果: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还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收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则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点评: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跋山涉水周游列国,显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他的征程,是怀着大抱负啊!所以说,孔子的出游堪称是一次伟大的思想文化之旅。
超级“驴友”张骞
  生活时代:西汉
  出游目的:出使西域
  出游故事: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官至大行,封博望侯。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奉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攻匈奴。他越过葱岭,亲历大宛、康居和大月氏、大夏等地。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方归汉,在外共十三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后达十一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
  主要成果: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亚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中国甘肃、新疆到今天的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
  点评:作为“跨国驴友”的鼻祖,张骞不仅给我们带回了核桃、葡萄、石榴等植物,以及大宛的汗血马等,而且,他超强的“自救”能力堪称“驴友”楷模,几次被抓都没向皇帝喊救援,而是成功逃脱。风餐露宿算啥?能“自救”才是真本事啊!
超级“驴友”司马迁
  生活年代:西汉
  出游目的:考察采风
  出游故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从20岁开始,司马迁的游踪就已遍及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寻幽探古、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他曾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高声朗诵屈原的诗。回到长安以后,他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跟随皇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命去了巴蜀,他到的最南边的地方是昆明。读了万卷书,走了万里路,彪炳千古的《史记》,就是在如此艰辛的旅程中孕育而生的。《史记》曾被鲁迅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主要成果: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班固曾评价其为“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书中不少传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点评:尽管司马迁的志向不是职业“驴友”,而是做一名优秀的史官,但其“驴友”生涯是司马迁成功完成《史记》必不可少的积淀,起码也算是重要原因之一。
超级“驴友”谢灵运
  生活年代:东晋
  出游目的:探奇览胜
  出游故事:谢灵运(385年-433年),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幼时寄养于外,族人因名为客儿,世称谢客。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入宋,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他常常呼朋唤友,出入于山水之中探奇览胜。其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开创了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他发明了一种人称“谢公屐”的登山鞋,也就是一种有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谢灵运游山时常穿的其实就是一种有齿木屐。后来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还曾提到过这种鞋:“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主要成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写自然景物,山水名胜,有不少自然清新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开创了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明人辑有《谢康乐集》等。
  点评:谢灵运之所以被公认为超级“驴友”,不仅因为他一辈子酷爱登山,还在于他不断发明“驴友”装备。除了“谢公屐”,他还为自己设计了登山服,将衣服宽大的袖口改小,将肥大的裤子改为束脚裤,可谓最注重装备的“驴友”。
超级“驴友”郦道元
  生活年代:北魏
  出游目的:觅水寻渠
  出游故事: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郦道元少年时就爱好旅游,一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不过,他的旅游与众不同。每到一处,他都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并阅读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通过古今对照,发现变化。为此,郦道元以《水经》为蓝本,以作注的形式撰写了长达四十卷的《水经注》。其内容不仅包括了全国各地的地理,还记述了一些国外的情况,涉及朝鲜、越南、印度、伊朗、俄罗斯以及蒙古沙漠等。
  主要成果:郦道元的《水经注》既是北魏以前中国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理学的总结,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开创了我国游记文学的先河。
  点评:郦道元的“正差”原本是当官,而且当得非常出色,执法清正、平定叛乱、不惧权贵。可他更痴迷于“觅水寻渠”当“驴友”。不过也正源于他的这种业余爱好,留给了后世一部不朽的《水经注》。
超级“驴友”玄奘
  生活时代:唐朝
  出游目的:西天取经

  出游故事: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本姓陈,名袆,法名玄奘。出生于洛州缑氏县,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得定论,玄奘决定赴天竺学习佛教。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抵达天竺国。玄奘游学于天竺各地,钻研佛教典籍,历时十余年。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长途跋涉十余万里。撰有《大唐西域记》等。
  主要成果:所译佛经甚多,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玄奘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其经历在民间广为流传,成就了吴承恩的《西游记》。
  点评:玄奘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当“驴友”的出家人,但是影响最大的一个。这不仅是因为他佛学造诣深厚,还因为他受到了吴承恩的青睐,一本《西游记》让他名垂千古。但也有遗憾,被本来辅佐他去西天取经的大徒弟孙悟空抢走了不少风头,“孙行者”一路上降妖除怪,使他这位师父成了最笨的“驴友”。
超级“驴友”李白
  生活年代:唐朝
  出游目的:吟诗作赋
  出游故事: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李白25岁时出川辞亲远游,经成都、峨眉,乘舟东下。紧接着又东出三峡,见到了唐玄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浩荡队伍,大开了眼界。后来又感受到了十里扬州的富庶和长安的富贵与威严。离开京师后,一路东行,来到东都洛阳与杜甫第一次相遇……此后数年,他南下宣城,北游幽州,一边在大唐漫游,一边吟诗作赋。
  主要成果: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并有《李太白集》传世。其诗风雄奇豪放,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点评:李白一生行走四方,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要是现在得花多少钱?据说,当年李白并无固定收入,他的“驴资”何来?要么像有些历史学者考证的,李白经商;要么就是大唐的旅游成本太低啦!
超级“驴友”郑和
  生活时代:明朝
  出游目的:七下西洋
  出游故事:郑和(1371年-1435年),明宦官、航海家。本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今并入晋宁)人。祖与父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幼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明初入宫做宦官。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水手、官、兵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1407年经印度西岸折回。以后又屡次航海,总计28年间,七次扬帆远洋,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所乘的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可容一千人。这些航行比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世纪以上。郑和最后一次航行时已经60岁,回国后不久即病逝。
  主要成果: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亚非国家国际间的和平局势,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发展了亚非诸国间的贸易,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成为沿途航行的重要航海手册。
  点评:郑和不仅完成了七次远航的壮举,而且每到一地,都以瓷器、丝绸、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特产,南洋各地至今还保留着不少有关郑和的遗迹。随行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记述航行中的见闻,都很有价值。
超级“驴友”徐霞客
  生活年代:明朝
  出游目的:访山问水
  出游故事: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22岁那年,他头戴母亲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行李离开了家乡。因见明末政治黑暗,不愿入仕,专心从事旅行,足迹所到,燕、晋,云、贵、两广。三十多年里,游历了十六个省。东到普陀山,西到腾冲,南到南宁,北至蓟县盘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徐霞客旅途中备尝艰险。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他死后,季会明等整理成颇具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主要成果:辨明了左江、右江、大盈江、澜沧江等许多水道的源流,纠正了《大明一统志》中有关这些水道记载的混乱和错误。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诣。《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文笔精湛的游记文学。
  点评:当一天“驴友”并不难,难的是当一辈子“驴友”。作为一位职业“驴友”,徐霞客不畏艰难、风餐露宿,被“驴友”尊称为“游圣”名副其实。
超级“驴友”朱彝尊
  生活年代:清代
  出游目的:寻古探幽
  出游故事:朱彝尊(1629年-1709年),清代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与纂修《明史》。通经史,能诗词古文。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受清兵南下影响,朱彝尊28岁之后,出游他乡,往南到过广州,往西去过太原,北到了京津,足迹遍及半个中国。此后,朱彝尊回到北京。在北京南城海柏胡同16号居住时,常常是一个人骑着毛驴,走街串巷,访古探幽,完成了共42卷的《日下旧闻》一书。此书详细记载了京师的地理沿革、典章制度及轶闻旧事,是当时最大、最完备的一部北京地方志。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令重新修订增补,此书最终成为120卷的《钦定日下旧闻考》。
  主要成果:朱彝尊最大的贡献,就是独自编写了鸿篇巨制北京史地书籍《日下旧闻》,在北京古代的史地书籍中,清乾隆年间编著的《日下旧闻考》是内容最丰富的,但它是以朱彝尊的《日下旧闻》为基础,乾隆下旨、由官员组织的文人官方编纂的。朱彝尊还撰有《经义考》、《曝书亭集》,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点评:“日下”一词出自唐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 “日下”即京城、北京之意。朱彝尊一个人编写《日下旧闻》,其艰难可想而知。他不算走得最远的“驴友”,却是一位最勤奋的“驴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注我们:驴友网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18028862882

公司地址:桂林市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

运营中心:广西省桂林市七星区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

邮编:514000 Email:lvyoushequ@163.com

旅游社区有限公司   ©2015-2024  驴友社区网  版权所有©驴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