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80-2886-2882
快捷导航
驴友社区 门户 旅行吧 驴友网摘 查看内容

株洲户外市场饱和 品牌店也只靠商场人气吃饭

2013-7-24 17:33| 发布者: 驴友网官网| 查看: 92| 评论: 0

摘要:   株洲晚报4月18日讯(记者 刘效武)经过几年的发展,株洲户外用品店从零增加到了20多家。不过,今年户外用品店业绩普遍下滑。业内人士认为,下滑原因主要是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总量增速较慢,要想突破还需要时间。 ...

  株洲晚报4月18日讯(记者 刘效武)经过几年的发展,株洲户外用品店从零增加到了20多家。不过,今年户外用品店业绩普遍下滑。业内人士认为,下滑原因主要是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总量增速较慢,要想突破还需要时间。

  品牌店抢滩株洲户外用品市场

  2006年以前,当时株洲还没有专业的户外装备店,本地“驴友”需要到外地或者网上才能买到需要的东西。直到2006年,株洲才出现专业户外用品店。“而且,最早的店子基本都是"驴友"开的,东西比较全、品牌比较多。”过客户外·旅游生活馆老板周持南说。

  周持南是一位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他的网名“过客”在圈子中的知名度很高。2008年初他开了“过客户外”,在此之前,已经有行者驿站、阳光足迹等多个户外用品专卖店,“那几年,株洲开了不少同类型的店子”。

  2009年是一个分水岭。当年9月,“哥伦比亚”、“探路者”、“哥伦布”等国内外户外装备品牌店进驻株洲平和堂。此后,户外装备品牌在株洲迅速扩张。截至今年天虹百货内“探路者”、“迈乐”店开业,株洲的户外用品品牌专卖店达到了近20家。

  抢食者增多,加上网购物美价廉,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实体店受影响较大。“私人开店的不少都关门了,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只剩四家左右。”周持南说。

  “俱乐部”成本土店法宝

  目前,株洲的户外用品店客户仍以散客为主,企业、单位的团体客户数量比较少。多家品牌店负责人均表示,因为店子在商场里,户外品牌进株洲时间还不长,市民还不了解,消费时随机性很大,生意好坏与商场的人气关系很大。

  “自从去年平和堂被砸后,商场人流量少了很多。即使1月份旺季,月营业额也才2万多,现在每天能有一单生意就不错了。”平和堂“哥伦比亚”工作人员说。而相隔不远的株百中心店“哥伦比亚”专柜1月份的营业额差不多有7万。

  品牌专卖店业绩靠商场人气,不少本土户外用品店都靠自己的户外俱乐部盈利。比如“1+2”、“阳光足迹”、“过客户外”等,成员基本是相关户外用品店的稳定客源。“我们有自己的QQ群、网页,有三四百人。大家经常一起搞活动,既是朋友,也是"过客"的主要客户。”周持南说。

  对于组建户外俱乐部,不少品牌店表示极大的兴趣,“俱乐部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既可以推广户外活动,培育市场,也能为品牌积累稳定客户。等长沙办事处建好后我们应该也会这样操作。”王府井“诺斯兰”店店长袁斯琴说。

  户外用品市场已“阶段性饱和”?

  近几年,随着株洲“湘江徒步毅行”等户外活动的持续开展,株洲涉足户外活动的人也在逐年增加。“具体人数没统计,但肯定在不断增加。因为一套户外装备至少可以用几年,如果人数没增加,店子早死掉了。”周持南说。记者查询了解到,株洲的户外QQ群已有近百个,成员一般有几百人。

  不过,对于该市场的前景,周持南持谨慎态度,“这几年店子生意不好也不坏,属于维持状况,跟户外人群增速不高有关。”他认为,市场出现阶段性饱和,观念转变是影响户外用品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户外用品属于功能性产品,价格一般比较高,很多人认为没必要买专业装备”。

  今年,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业绩也呈下降趋势。“去年月均销售额有10万,今年每月营业额少了1万左右。”株百“哥伦比亚”店长唐敏说。其他品牌店的业绩也均呈下滑趋势,尤其是平和堂类的品牌店降幅最大,有的下滑了两三万元。

  下滑原因,唐敏分析,一是竞争激烈,“原来株洲就我们一家,现在已经有六七家了”;另一方面,市场还处于培育期,市场需求总量增速比较慢。

  不过,对于未来,唐敏很有信心,随着人们生活品质越来越高、观念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也会成为户外用品客户群,花上千元买装备也不会有太多顾虑,“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注我们:驴友网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18028862882

公司地址:桂林市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

运营中心:广西省桂林市七星区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

邮编:514000 Email:lvyoushequ@163.com

旅游社区有限公司   ©2015-2024  驴友社区网  版权所有©驴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