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3日,14岁的小驴友小温跟随母亲一起穿越温州莒溪大峡谷时失踪,经过大规模搜救后只发现了孩子的一只鞋。直到9月28日,疑似小温头骨被发现,后经警方DNA比对,头骨确为小温所有,部分遗骸让人不忍直观。 本来是一次快乐的探险,却酿成了一场悲剧,人们惋惜生命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关于户外探险的争议之声。年轻人应该有一点探险精神,多些求索、多些探险,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及挑战自我,未尝不可。但探险不是冒险,更不是犯险。在探险之前,母亲和小温对莒溪大峡谷的情况了解吗?在出征之前做好充分的物质储备和基本知识储备了吗?如准备不充分,就敢轻易涉足,这是勇气还是草率? 敬畏生命比探险更可贵,探险是驴友的自由,但驴友应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参加任何户外探险活动,都不应盲目冒险,事先应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驴友在探险活动中应该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户外活动应进行科学训练。探险是理性科学的,不只是靠勇气和毅力。与此同时,更需有生命意识探险,不逞一时之气而盲目冒险,身陷险地应沉着冷静,积极自救。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营救者和亲人的生命负责。 尽管从事户外探险的只是少数群体,但它作为公民的健身权利,也理应受到认可和保护,当探险驴友的生命处于危急时,社会的公共救援力量,理应予以救助。而对于驴友以及户外探险组织者来说也应进行专业风险评估。对于驴友被困,与其指责驴友,不如共同来反思和检讨,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在国外,户外探险不仅是个体的行为,相关的公共服务业也十分完善。在美国许多景区都会设置一些登山小屋,屋内物资设施齐备,可用做登山者避险之用,有些景区还设置有专职的攀登巡守,为登山者提供及时的帮助。 近些年,户外俱乐部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是这个行业显然还很不成熟,一些俱乐部无论是专业技能培训能力,还是资源保障能力,都存在不足。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户外探险业的规范,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