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社区

标题: 名山风景欣赏(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8:26
标题: 名山风景欣赏(组图)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24 13:55 编辑

中国的名山众多,数不胜数,雄、奇、灵、秀,各具特色。中国的名山首推五岳,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恒山之奇崛、嵩山之萃秀,百态千姿,各怀绝景。而黄山更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中外。中国的名山历来就是佛家、道家崇敬之地,因而也成就了以佛、道名扬天下的多座名山,佛教的"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道教的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齐云山等。人们在游览了这些仙山之后,似乎也沾上了一些仙风道骨,飘飘欲飞。

  名山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地方,从三皇五帝、君王大臣到民间的凡夫俗子,都留下了或喜、或悲、或怒、或怨的美丽传说,名山也因此而充满了灵性;而历代名人留下的诗词题赋则更增加了这些名山的文化底蕴,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
(, 下载次数: 11)
南衡维岳,峻极昊苍。
瞻彼江湘,帷水泱泱。
清和有合,俊义以藏。
天保定尔,茂以琼光。
景秀濛汜,颖逸扶桑。
我之怀矣,休音峻扬。
                                     --陆机《咏南岳》

     南岳,素有"五岳独秀"之美誉,它既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千百年来的文化名山;是军事上的天然防卫要塞,也是古今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

    "清天七十二芙蓉",衡山由包括长沙岳麓山、衡阳回雁峰在内,蜿蜓耸立着的72座山峰组成。南岳的首峰就在衡阳市中心的南门口--回雁峰。

    南岳之秀,在于无山不绿,无山不树。那连绵飘逸的山势和满山茂密的森林,四季长青,就像一个天然的庞大公园。著名游记《游南岳记》这样说道:"诸松茂一山,则山暗。一山或未能丛,则两山映之,能暗崖石。森沉多如幽斋结构,至于水蒲溪毛,宛如盘秀。步步怀新。度三十余里,声影光三绝。"其文描绘了南岳独特的风情。林深树多,光听听树的名字,也够动人了:金钱松、红豆杉、伯乐树、银鹊树、香果、白檀、青铜以及常绿的香樟、神奇的梭罗、火红的枫林、古老的藤萝。据统计,南岳现有的风景林等各种植物,有1700多种。

    南岳衡山的山势,在五岳中有它独特的地方。清代学者魏源在其《衡岳吟》中说得好: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朱鸟展翅垂云大。四旁各展五十里,环侍主峰如辅佐。"

    高高的祝融峰,状如鸟儿的头;芙蓉、天柱等16峰紧相偎依,恰似鸟儿的身躯;南面的石廪、观音至回雁等20余峰,北面的紫盖、香炉至岳麓等20余峰,犹如鸟儿展开的巨大的翅膀,像是凌空飞翔的样子。如遇烟云滚滚、乱云飞渡之时,那就更能令人感受到"南岳如飞"了。这里的山峦,绵延起伏,线条优美,形成秀丽的特色。衡山是我国古代南部的重要坐标,也是我国南方成名最早的山。《尚书·禹贡》、《周礼·职方氏》、《山海经》、《尔雅》等,都有有关衡山的记载。南岳衡山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历代各种人物,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沉积,宛如一个辽阔的人文与山水文化和谐统一、水乳交融的巨型公园。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8:31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20 18:32 编辑

(, 下载次数: 10)
   

                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处。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在我国的游览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次峰金顶海拔3075米,三峰千佛顶海拔3046米。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丽。其山脉绵亘曲折、千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

    峨眉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山势逶迤,大峨和二峨两山远望宛若秀眉一对, “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人们通常说的峨眉山大多指的是大峨山,山体有古生代花岗岩、变质岩构成,顶部有大面积玄武岩覆盖。峨眉山介于大凉山和邛郲山之间,地质上属于“峨眉断块带”,悬崖峭壁很多。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山体经风化、剥蚀、冰川、流水等自然力的雕塑,才逐渐演变成今日峰峦奇绝、千姿百态的名山。

    由于山上山下气温悬殊较大,从山下到山顶气温相差约15°C。这种自然环境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山上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茂密的山林,多样的树种,到处都是翠绿、碧绿、墨绿的树叶,使山埋藏在厚厚的绿叶之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山势的不同,加上古木参天,流泉飞瀑,以及阴、晴、风、雨、云、雾、霜、雪的喧染,使峨眉山的景色更加清幽,风景独秀。

    1996年12月峨眉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8:34
(, 下载次数: 10)
                东岳泰山南天门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天地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拒梁人任昉撰的《述艺记》:"昔,盘古之死,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

  1987泰山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正是:"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

  泰山突兀而立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浩波无涯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泰山踞高临下、凌驾于齐鲁丘群之上,真正成了茫茫原野上的"东天一柱"。这样,古人们便有了泰山为天下之中心的感觉。

  泰山周围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初,禹曾分九州,其中冀、豫、青、衮、徐五洲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泰山除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泰山在几千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名山风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典型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又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空间综合体。根据中国传统的山水观,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泰山风景景观。

  山下的泰安城,也是因为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岱庙是泰安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安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过渡阶段。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副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每一位进入泰山的游人都会容易而明显地感觉到,正是由于这些庄重而辉煌的古建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坎之中,并名扬世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 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仅在泰山的中轴线上就现存有各种石刻1800余处,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泰山岱庙天贶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在灵岩寺还有40尊宋代的罗汉塑像,造型突出个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艺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8:38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20 18:38 编辑

(, 下载次数: 10)

                               武夷山天游峰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古人称:“东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使这里成为我国东南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道南理窟”。道家也把这里称为“第十六洞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写下的赞美诗文不下二千多篇,题镌摩崖石刻有四百多处,这些丰富的人文史迹,也为名山增添风采。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8:43
(, 下载次数: 11)
  
                    五台山列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耸峙,山势雄伟,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环抱,方圆达250千米。东台海拔2795米,因其东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称望海峰;南台海拔2485米,细草杂花,灿若铺锦,故称锦绣峰;西台海拔2773米,月坠峰巅,宛如悬系,称挂月峰;北台海拔3058米,云浮山腰,巅摩斗杓,称叶斗峰,是五台山最高峰;中台2894米,石翠岩碧,碧霭浮空,称翠岩峰,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阴谷处有终年不化的“千年雪”“万年冰”,北台盛夏时亦可偶见降雪,因此五台山亦称清凉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五台山历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翻开五台山各大寺的“庙史”,第一页几乎全是“敕建”二字。五台山也是我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场,因此受到西藏、内蒙、青海、甘肃、黑龙江等少数民族的无比尊崇。

    五台佛国也诞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师,盛唐时期,这里成了海外信徒留学听经的高等佛教学院,千百年来,印度、日本、蒙古、朝鲜、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台山来朝圣求法巡礼,有些甚至留在五台山修行终身。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8:54
(, 下载次数: 11)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的莲花洋中,是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与著名的沈家门渔港隔海相望。岛呈狭长形,南北纵长8.6公里,东西横宽3.5公里,面积12.76平方公里。最高山峰为佛顶山,海拔约290米,有石阶1088级。全岛最东为青鼓垒,最西为风洞嘴,最南为南天门,最北为伏龙山。岛上风光旖旎,峰峦郁翠,洞岩奇异,古刹古庵遍布;海岸金沙盖地、礁石嶙峋;目眺重洋,四时景变,崇岩曲涧,云蒸霞蔚,晨昏各异,确为"缥海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无尘寰"的一个海天佛国。


    普陀山现开放的著名寺院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禅寺及大乘、梅福、紫竹林、杨枝等30余处禅院。一年四季,香火兴旺,游人不断。香会期间名寺院香烟缭绕,拜佛诵经,通宵达旦,海内外的香客和游客络绎不绝。洞、亭、桥、池、泉、碑、石等古迹和景点比比皆是,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梵音共涛声交相融合。

普陀山十二景

莲洋午渡

    莲洋就是莲花洋,位于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莲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倭夷入贡,见大士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香的必由航路。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赶上午潮,就能见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朵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联想翩翩。这就是你来游普陀山所见到的第一景--莲洋午渡。当然,如遇到大风天,这里则是波翻盈尺,惊涛骇浪,是另一番极为壮观的景色。但是莲花洋多数的日子是风平浪静的,旅客尽可以在航船上安详地放眼莲花洋上的美景,这时也许你会萌发起一种即将登上佛教圣地的清穆心情。  

短姑圣迹

     进了佛国山门,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短姑道头。此地旧时原为海滩,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圣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
   
    相传有姑嫂俩发愿礼佛,几年后凑资买船,渡莲洋朝山进香,船刚泊道头,不巧小姑"天癸"来潮,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其无福朝圣,遂嘱其在小舟中候她,独自怅然进山拜佛去了。不想时近晌午,潮水大涨,小舟与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饥不得食,甚为纳闷。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持食盒至岸,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边踩着这些石块径直来到小姑舟中,说是她嫂托她捎来的,放下食盒,便离船而去。过了不久,其嫂进香归来,问及前事,嫂愕然,忽然记起刚才拜佛时,瞻仰莲座,只见观音大士衣裙湿着一片,心里顿有所悟,以为这是观世音菩萨所为,忙不迭又进山到观音面前叩拜去了。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道头旁自相零附出没于潮水中的石块,传说是大士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以踩脚的石块,遂被称作"短姑圣迹"。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00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礼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现今虽然有了客运码头,但游客仍绵恋着这个入普陀名山的第一处胜境。  

梅湾春晓

    梅弯春晓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汉梅福曾来炼丹而得名。习惯上称梅岑峰以南,梅福庵附近的山湾为梅湾,又呼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又多好养梅怡生。每当早春季节,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衬映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之为"海上罗浮"。在这个季节,每当天晴无风时日,伫立西山巅,远眺莲花洋,只见渔舟竞发,鸥鸟翔集,海中波涛,道道耀光,山外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若在月夜,则疏枝淡月,岛礁朦胧,幽香扑鼻,更为令人陶醉。明朝诗人屠隆作《梅湾春晓》诗云:"梅尉丹炉火不温,疏枝淡月岛烟昏。只悉海叟吹龙笛,颠落罗浮万树魂。"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8:58
(, 下载次数: 10)

                 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是地藏菩萨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九华山又称九子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气吞江河。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层峦叠翠,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将九子山比作九朵芙蓉,故后人改称之为九华山。
     
    九华山群峰竞秀,景中有景。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别具一格,并以金地藏王菩萨讲法道场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存放真身(肉体)和尚的名山。自古以来朝山拜佛的香客不计其数。
     
    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韩国境内)国王近亲金乔觉卓锡九华,潜心修持75年,99岁圆寂,佛门认证他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道场,明、清鼎盛时期,寺院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香火之盛甲于天下。现存古寺庙94座,佛像1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9:01
(, 下载次数: 8)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贾岛《恒岳庙》


    北岳恒山,为我为五岳名山之一,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恒山山雄地险,横贯塞上,西衔雁门关,东连太行山,南接五台诸峰,北控塞北盆地,山峰绵延,奔腾起伏,横跨250千米,号称108峰。主峰位于山西浑源县之南,由两座山峰组成,东为天峰岭,西称翠屏山,海拔高达2017米,为五岳之最,号称"入天北柱"。两峰对峙,耸入云天,万年的沉默摒弃人世诸般滚滚红尘;两旁绝壁,刀削斧劈,天工开物终显造化之伟力;中间为金龙峡,浑水从峡中奔流,歌唱着大自然本真清纯的生命韵律。峪谷极为幽深,蔚为天险奇观。 北岳恒山很早就被载入史册,注了"岳籍"。《尚书·禹贡》中说:"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周礼·职方氏》中又言:"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山海经》中称恒山为"北岳之山"。而真正在历史上为恒山"定位"的,还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写道:"北岳,恒山也。"因为它位居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称之为恒山。相传远在4000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为"北岳",成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独特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使恒山留下了众多文化奇迹,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区。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9:05
(, 下载次数: 12)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诗经》

     《史记·封禅书》载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这一句话,阐明了嵩山在五岳中的重要地位。

     嵩山,尧舜时代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始定"嵩岳山"为中岳,以后各代均称嵩山为中岳。

     中岳嵩山东西长达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其主峰海拔1512米,气势磅礴,犹如横卧的巨人,古人说"嵩山如卧",明朝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说嵩山像一条很清瘦的卧龙,道出了嵩山独特的形体特征。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于是乎古代的帝王们也在这里建立行宫,学者们也在这里建立书院,隐士们也在这里沽名钓誉,寻找做官的捷径,而今人们则在这里寻幽觅古,饱览大好风光。

    嵩山位于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活动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号称天下之中。相传嵩山是中岳神居住的地方,历代不少帝王在此游兴封禅。汉武帝登山时,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今有万岁峰;唐朝武则天封嵩后,改县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为宗教、文化荟萃之地,建有72亩。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0 19:18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20 19:18 编辑

(, 下载次数: 8)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规划总面积479.9平方公里,由崂山、市南海滨、石老人礁岩、薛家岛沙滩四个风景区组成,是我国重要的海岸山岳风景胜地。崂山风景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区东北部,濒临黄海,景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风景游览区面积161平方公里,绕山海岸线87.3公里。整个崂山风景区由巨峰、流清、太清、上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登瀛等9个风景游览区和沙子口、王哥庄、北宅、夏庄、惜福镇等 5个风景恢复区及外缘陆海景点三部分组成。

  崂山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现有木本植物400多个种和变种,有草本植物1000余种,在景观上比较突出的有黑松、赤松、落叶松、山杜鹃等。有古树名木225株,如汉柏、唐榆和银杏等。崂山风景区现有林地约35万亩,其中国有山林11.2万亩,1992年,崂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经近几年的封山育林和加快推进实施荒山绿化工程,景区森林覆盖率已达68%。
早在五、六千年前,崂山就产生了灿烂的龙山文化。这里还是道教传播要地,始于汉唐,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不衰,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崂山道教是北方全真派,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著名的道士邱处机、张三丰、徐复阳、刘志坚、刘若拙等都在崂山修过道。同时,佛教在此也曾有与道教此消彼长的传播历史,著名的佛寺古刹有海印寺、潮海院、华严寺等,法显、憨山、慈沾、善和等高僧都曾在崂山弘扬佛法崂山山脉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峰顶耸立,层峦叠嶂,深涧幽谷,壁立千仞;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山海结合部,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崂山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景点221处,其中历史人文景点47处,自然景点174处。崂山最为著名的十二景是: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延窟、云洞蟠松、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1 10:08
(, 下载次数: 10)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原为均县),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丰富的旅游胜地。武当山是鄂西主要山脉之一,在汉水南岸,属大巴山东段分支。起自陕鄂边境,止于襄樊市南,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60余公里,海拔1000米,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它背依神农架,面对丹江口水库,奇峰嵯峨,溪谷幽深,植被繁茂,道观林立,景象万千。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又名玄岳、太岳,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山上祭奉“真武大帝”,称为“非真武不足当之”,故名“武当”。全山方圆400公里,故有“八百里武当”之称。
     
    群山逶迤的武当山,是集幽、奇、秀、美为一体的道教名山。胜景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池、9井、10石、9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如金铸玉雕的宝柱雄刺苍天,素称“一柱擎天”。
     
    武当山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春天山峦滴翠,繁花似锦;夏日风雷激荡,云飘雾绕;金秋林疏叶红,满目清新;冬季银装素裹,冰柱撑天。这些胜景古人称之为“动八景”和“静八景”。登峰远眺,群峰犹如繁星点点,丹江水库犹如一面明镜。
     
    武当山人文景观宏伟壮丽,素有“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之说。在古均州城至金顶70公里的建筑线上,建成了8宫、2观、36庵堂、72岩庙、39桥梁、12亭台等建筑群,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这些建筑均镶嵌在峰峦岩洞和奇峰幽谷之中,布局巧妙,规模宏伟,技艺精湛。  

武当山主要经典

琼台三观  

    琼台三观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东南麓大约8公里处。三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又修葺扩建,有道院24座,庙房数百间。至光绪时曾重建过部分庙房。
   
    三观建筑物均利用地形特征,各以中轴线进行对称布局,显得合理而严谨。琼台上观今存遗址,占地3600平方米,尚存石雕玄武像和明雕。琼台中观现存石殿、正殿、配房14间,建筑及遗址占地1.5万平方米。石殿建于元代,坐西朝东,石墙厚近1米,面阔进深一间,建筑面积18平方米。正殿建于清代,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硬山顶,清式屋架,前为廊,后封檐,面阔3间13米,进深近10米,通高11米。琼台下观现存正殿、配殿等13间,建筑面积571平方米。
   
    琼台周围群山排云如幡盖之状,松竹梳风有琴瑟之声,峰岩藏幽似游仙之宅,确是人间仙境。

玉虚宫  

    在武当山主峰的西北,离武当山的大门——玄岳门约4千米,是当年大规模营造武当山的大本营,故俗名又称老营宫(一说是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曾在此扎营)。 “玉虚”之名则来自玉帝封真武的“玉虚师相”。此宫在八宫二观中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拥有大殿、启圣殿及一大批堂、祠、坛、庙等建筑2200多间,前后崇台迭砌,布局严谨,轴线分明。宫城由外乐、紫禁、里乐三城组成。外乐城有城门三道,居中的紫禁城则有城门六道,门前有碑亭两座,内立鳌碑,碑高达9米以上,鳌身长约6米,碑额雕有蟠龙,重约80吨。宫内果园,曾有当年五百道兵的校场。再往前行便是里乐城门。城内殿宇邻联,有前殿、正殿、父母殿。出里乐城东门有龙井,现存龙雕开栏依然完好。清乾隆十年,玉虚宫惨遭火灾,1935年又逢洪灾,宫内淤泥积压达10万余立方米。1994年以来,在经过大规模的淤泥清理工作后,里乐城、外乐城、十方堂等一批文物遗址得以重见天日,昔日淤积的宽8米的古玉带河现已流水潺潺。      

玄岳门  



    玄岳门位于武当山北麓,丹江口水库的南侧,是登山神道的起点,俗称“仙门”。是一座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雕牌坊,高20米,宽13米,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上刻“治世玄岳”四字,系明嘉靖帝亲书,意为“以武当玄岳之道来治理天下”。石坊刻有仙鹤游云、八仙迎宾等图案,雕工精细,为明代石雕艺术的精品。     

磨针井  

    磨针井是传说中真武太子在此遇老妇感化,重新入山苦修而成正果的地方。相传当年净乐园太子真武来此修道,起初因意志不坚,欲下山返俗,行至此,遇一老妇在井旁磨铁杵,甚感好奇,问其何为?老妇答道:欲磨成针。真武更是不解,问道,如此粗的铁杵如何磨成细针,老妇乘此点化道:“铁杵磨细针,功到自然成。”太子听后顿悟,遂返身上山,重新修炼,最后终于得道升天,成为“真武大帝”,磨针井也因此而得名。它初建于明代,后毁,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主建筑为三间正殿,内供真武青年时坐像,四壁饰以真武修道故事为内容的壁画。殿前竖有两根铁杵,约碗口粗,高半米余,象征老妇所磨之杵。殿旁有方亭一座,内有一井其上龛置铁铸的老妇磨杵像。此亭重檐雕饰,造型秀雅,别具一格。  

玉虚岩  

    玉虚岩为武当山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岩庙之一。据元代碑文记载,此岩为玄帝(即真武帝)修炼之处,后得道飞升,被封为“玉虚师相”而得名。现存建筑系晚清重修,中供真武像及左右侍从、五百灵官,均为清同治年间重修。      

太子坡



    相传真武在磨针井受老妇点化后,重新入山修炼,曾在此居住过,故观名“复真”,为武当八宫二观之一。初建于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清康熙时重修,1985年修复原貌。道观建于陡峻的山坡上,故又名“太子坡”。现有殿宇2000平方米,是武当山上较大的建筑群,这里背山临谷,风景优美。门额上刻有“太子坡”三字,进门后有长里许的云墙依山而筑,沿着山势逶迤起伏,名“九曲黄河墙”,经过四道“天门”,才进入院中,院内有祖师殿、龙虎殿、皇经堂、五云楼、太子殿等建筑。五云楼结构奇特,一根木柱支撑十二根横梁,故有“一柱十二梁”之称,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绝作,全国未见有相同的构造。最高处为太子殿,内供真武童年塑像,殿前有观景廊,在此可远眺金殿,纵览群山。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1 10:16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21 11:04 编辑

(, 下载次数: 9)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方圆100余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为邛来山脉的分支,北接岷山,连峰北绝,山林青翠,景色青幽。人们解释青城山名称由来,所用最多的说法是“青翠四合,状如城郭,故名青城”,这显然与青城山的自然植被、山体形态有密切联系。
     
    青城山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地质构造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古洞苍岩纵横其间。这里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量多,湿度大,常为云雾笼罩,满山林木葱茏,四季青翠。山上花卉资源丰富,观果、观叶植物繁多,盛产野生药材,在追求质朴、崇尚自然的道家眼中,这样的自然环境无疑是一处洞天福地。这里的道观亭阁多藏于绿荫丛林之中,或隐或现,意境幽深。青城山以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幽古清雅博得“青城天下幽”的美称。
     
    2000年11月在正于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上,青城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青城山前后山景点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1 10:20
(, 下载次数: 8)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 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 “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神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1 10:43
(, 下载次数: 10)

                                  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黄山脚下,皖赣铁路穿越齐云山脚。距黄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白岳者,齐云山也。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齐云山海拔高度仅585米,用“插天”来形容其高虽有些夸大,但有36奇峰、72怪岩、24飞涧,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且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齐云山呈丹霞地貌,几百处景点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红霞的自然美景。齐云山碑铭石刻星罗棋布,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铭刻,紫霄崖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为明代才子唐寅撰、戴炼书,碑高7.34米,宽1.40米,为江南罕见。数以千计碑碣石刻,其清丽的词句,遒劲的书法,匠心的镌刻,构成了壮观的艺术珍品长廊,使齐云山成为览景访古的圣地。清乾隆帝巡游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齐云山道教

    无双胜境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当”之称。山上道观参差,宫庙相映,钟鼓磬鸣,岚烟缥缈。
   
    齐云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道教活动丰富多彩,独树一帜。据史料记载,早在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齐云山便有道教活动,至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香火日盛,随后宫殿院房、亭台楼阁次第落成,香客曾一度日达三千以上,从而跻身于道教名山之列。
   
    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如今,有正常的宗教仪式活动,可供游客参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道场表演,再现了道教的文化习俗,表明其历史渊源,给人以人生和生活的启迪,其宣扬的平等、宽容精神,祈求和平、扶贫济困的人道思想和返朴归真、勤俭抑奢、知足守道的生活准则,对现代人大有俾益。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1 10:53
(, 下载次数: 11)
                                       
                               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玉山和德兴两县境内,是一个以奇秀的山岳景观为主、融合道教文化景观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上有玉京、玉虚、玉华三座高峰,巍然并列,峻峭挺拔,被道家象征为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故名“三清山”,自古为道教名山。总面积2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为71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林立,峻险雄奇,怪石奇岩,摩天拔地。还有变幻莫测的云海佛光,姿态奇妙的流泉飞瀑,清幽绝胜的峡谷岩洞,苍翠如碧的古树密林,万紫千红的名花异卉,景色奇丽,景观独特,被誉为“神州奇秀”、“美比黄山”。

    三清山的人文景观亦很有特色。古建筑大都为明代所造,以保存至今的50多处古建筑和200多处石刻而论,大多是很有特色,很有价值的明代遗物。如南天门、演教殿、龙虎殿、九天应云府、飞仙台、三清宫、 风雷塔、佛像等等,规模、体量不大,但结构独,造型古朴、线条简练概括,全为花岗石所筑,且因山就势,因岩施艺,因而达到人工与天工的巧妙融合,具有一定的古建筑研究价值。

    三清福地

    进入天门,即是“三清福地”,这里不但自然景色优美,更是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有道教古建筑五十多处,摩崖石刻二百余方,是历代道教活动的中心。
   
    风门是三清山的第一座山门,是一座天然石门,两侧高峰矗立,形势险要,是三清山北路和东路登山道的汇合点。过去曾在此建有“玄关”,现关已圯,仅留石屋两间,内供守门神将。石屋对面的石碑上刻“风门”两字。失控的“仙人指路”是一奇景。
   
    众妙千步门是三清山的第二座山门,高1400米,在“逍遥路”的尽头。人们在爬过千米高坡,走过较为平坦的“逍遥路”之后,才到山门前。位于龙首岩和冲虚峰之间,原系一天然石阙,由人工用花岗石依阙口砌成拱形山门。进门以后,要上千级(实为九百多级)石阶,故名“千步门”。“众妙”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语,意为“道(指道教)是深远而精妙的”。玄关的“玄”字也是这意思。过了千步门,就攀上迂回曲折的“千步云梯”,两侧峭壁冲天,悬崖万丈,道路陡险。途中还要经过五个阙口,名东、南、西、北、中“五天门”,每座天门附近都有奇景可观,如东天门的“倒挂石琵琶”,北天门的“挂冠求大道”,中天门的“金蟾戏冲虚”,西天门的“老子系青牛”,南天门的“百步登浮云”。
   
    冲虚百步门是三清山的第三座山门,“冲虚”一词也是来自《道德经》,意即“只有无,才能显出有。如塞得满满的,就不会产生新的来”。进门回首,只见“五天门”高触云天,众山峰浮现云海,登山石道如一条玉带,凌空飘下,忽隐忽现。跨过浮云桥,走完“百步云梯”路,就到达“三清福地”的大门口“天门”。门前有石坊一座,上刻“少华福地”四字,原来三清山古名少华山。柱上有联:“少华云涛,卷四海之福地;香炉烟紫,凝三境之灵坛。”天门附近是一块平台,上有一对石华表,华表上放慢有一联:“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华表中间有一石香炉,香烟袅袅不绝。在天门前观“三清列座”,视角最佳,游人多在此摄影留念。      

    玉灵观

    玉灵观在风门以东1.3公里处,始建于明,规模较大,后毁于火。清嘉庆十八年重建,又被火毁,以后再重建,已面目全非。但原来古建筑的残碑断柱,今还可辩认。观中有清泉,水质甘醇,长年不竭,可以解渴。附近山道盘旋,小溪流转,古树参天,绿荫盖地。王灵观南面的山谷中有石峰石笋拔地而起,参差高下,蔚然成林。高者60~70米,低的20~30米,为三清山中的一处“峰林景观”。人游其间,若穿街走巷,别有情趣。
   
    从玉灵观顺道而下,过龙泉桥,至金沙村,这里是三清山东大门,位于金沙溪旁,附近有金沙招待所。有汽车通往玉山县城。
   
    冰玉洞在金沙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一个木林茂密地带,林中一条飞瀑从悬崖上奔流而下,银光闪闪,雾气腾腾,落入崖下潭中。潭呈漏斗状,面积20平方米左右,上大下小,深不可测。过云有人用300多尺长的绳子系一大称砣下附,待绳子放完,称砣仍未着底。潭水清凉透骨,故名“冰玉洞”。当地有“此洞与鄱阳湖相通,曾是蛟龙藏身之所”的传说,实际上与地质构造中地下暗河有关。冰玉洞附近还有山羊床、金坪岭、石枧瀑布、三叠泉等名胜,风景幽丽。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1 11:02
(, 下载次数: 7)

                                                      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庐山区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极便于旅游。

  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有时山巅高出云层之上,从山下看山上,庐山云天飘渺,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从山上往山下看,脚下则云海茫茫,有如腾云驾雾一般。有时山上暗无天日,山下则是细雨飘飞,情趣异常。

  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庐山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据不完全统计,庐山植物有210科、735属、1720种,分为温带、热带、亚热带、东亚、北美和我国7个类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1996年12月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1 11:12
(, 下载次数: 6)
黄山雄踞于安徽南部,属黄山市,横亘于黄山区、徽州区、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之间,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之瑰宝、世界奇观,已成为中华民族壮丽山河的象征。

  黄山古名黟山,唐代时,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由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
(, 下载次数: 5)
山素有“中国第一奇山”之誉,山脉延绵25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势峻极而险幻,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峥嵘秀丽。“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鼎足而三,高耸云外,称为“三天子都”。黄山又是天然动、植物园,亦是文化山。山中林木茂密,古树繁多,森林覆盖率达86.6%,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亭阁、寺庙、摩崖石刻多达200余处。

  黄山巍峨挺拔,雄奇瑰丽,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古人评为“具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集天下奇景于一体”。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黄山有如天造的画境,她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伟壮观的禅院宫观,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

  黄山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现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2 17:26
(, 下载次数: 6)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市乐清县境内,处在雁荡山脉的北部,故人称北雁荡山。风景区面积为450平方公里。东起方岩顶,西至锯板岭,南起筋竹涧口,北达六坪山。境内重山叠翠,群峰峥嵘,溪清潭碧,洞幽瀑奇,向以山川奇秀而闻名天下,被称为“寰中绝胜”、“海上名山”,并有“东南第一山”之誉。1982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古名芙蓉山,山下有芙蓉村,唐初始改今名。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第二主峰碓湖岗,海拔1046米。因雁湖岗顶上有湖,结芦成荡,每年秋雁南飞,多在此栖息,故名雁荡山,也称雁山。

    雁荡山景点丰富,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二十八潭、十八瀑、十四嶂、十三坑等等,集奇峰、巨嶂、飞瀑、幽洞之胜,在国内尚属罕见。加上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终年可游,四季换景,实是一个旅游、观光、避暑、休养胜地,每年游人不绝。

    雁荡山风景区以山区中部的响岭头为中心,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灵门、仙桥、羊角洞八个景区,共有可游景点五百多处,峰岩嶂石座座秀奇,洞瀑泉涧处处幽胜。其中奇峰、巨嶂、飞瀑、幽洞称为“雁景四绝”。而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景观更为集中,景色更为奇丽,是风景区内最精华所在,简称为“二灵一龙”。

    雁荡秀色自古有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雁荡,赞称:“四海名山皆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叹为“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近代名人康有为在游雁荡后,更认为“雁荡山水雄伟奇物,甲于全球”。

雁荡山主要景点

观音洞

    观音洞藏于合掌峰之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依岩构筑九层楼阁,为雁荡山第一洞天。进入山门即见天王殿,内塑天王和四大金刚像;第二至第八层为寺僧专用的厨房、僧舍、佛堂、客厅等,最高第九层为正殿,内供观音菩萨坐像和十八罗汉佛像。从下到上凿有377级石阶,在第九层洞顶有泉水三处,名洗心、石釜、漱玉,凌空直泻,散如珍珠。仰望洞顶,中开一小罅,阔尺余,长三四丈有一线天光泻下,名叫“一线天”。在第七层朝外面岩壁观看,左手面可见一指观音,当中可见侧面观音像,右手面可见地藏王像。观音洞寺院建造华丽,雕梁画栋,气宇不凡,但在洞外观之,只见洞而不见屋,构筑奇妙,巧夺天工。邓拓游后赞口不绝,并赋诗一首:“两峰合掌即仙乡,九叠危楼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线,此中莫问甚炎凉。”

    合掌峰由灵峰与依天峰合成,峰高 270米,在群峰环拱中直插云天。夜色朦胧中的合掌峰,变化多姿。站在灵峰饭店西南角仰望此峰,恰似一对丰满的乳房,因称“双乳峰”。往前稍移几步,双乳峰变成了一位身着旗袍的苗条少女,面容忧郁,凝思远望,人称“相思女”。再走到灵峰饭店屋檐前反身仰望,相思女又变成了一只敛翅高蹲的雄鹰。有郭沫若的诗云:“灵峰有奇石,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再站到花坛东侧仰望,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对紧紧偎依的情侣,这叫“情侣峰(夫妻峰)”。灵峰夜景最富有诗意,实为雁山一绝胜。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4 13:15
(, 下载次数: 9)
  
                                                          千山
        有“东北明珠”之称的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总面积44平方公里,是长白山的支脉,大致分为北、中、南、西四沟。北沟山高峡多涧深,峰陡路险,名胜古迹多。中、西两沟较宽敞,山高大,易攀登。南沟奇峰异石迭起、悬崖陡壁,峰岭峥嵘万状。千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自古以来亦是辽东名胜。

    千山得名有三:最初叫千华山,是千山和华表山并凑在一起而得名;后来叫千朵莲花山,是根据峰峦层迭环抱犹如荷花浮水而得名;相传原先999个山峰,当地居民人工造筑一峰,以足千数,最后得名千山。

    千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千山庙宇始建于唐朝,盛建于明清。千山共有名胜古迹、景点300余处。有五寺、八观、九宫、十二茅庵,共计34座。还有“一线天”、“天上天”、“夹扁石”等主要风景点164处。五寺是指大安、龙泉、祖越、中会、香岩寺,合称为五大禅林。八观是指无量观、慈祥观、青云观、合称为三大道院,加上玄真观、元通观、风朝观、三清观、武圣观。九宫是指太和宫、斗母宫、圣仙宫、圣清宫、东极宫、朝阳宫、五龙宫、西海宫、太安宫。十二茅庵是指流金庵、南泉庵、木鱼庵、洪谷庵、皇姑庵、伴云庵、小皇庵、西明庵、双龙庵、龙泉庵、观音庵、石龙庵。自古以来,风景秀丽的千山,吸引了无数游客。许多官宦、学者、名流慕名接踵而来,他们面对奇峰古刹,振衣述怀,吟诗作赋,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描写千山的诗就有1600余首。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4 13:20
(, 下载次数: 7)

                                                                  麦积山
                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市境内,距离天水市区约30公里,地处秦岭山脉西端,属于小陇山的余脉。麦积山峰岭峻拔,叠嶂重峦,林深草茂,泉碧溪清,景色优美,风光奇佳。既有北方峰峦的雄浑气势,又具江南山水的明媚秀容,是我国西北内陆的一处风光胜地,被誉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称为“陇东小江南”。而且名胜古迹众多,麦积山石窟更是名闻海内外,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窟、河南洛阳龙门窟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窟。

     1982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现在全区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个景区和一个街亭古镇。  

    麦积烟雨

    麦积山地处陇东,位于小陇山的群山之中,周围有僧帽山、罗汉岩、香积山、独角峰等环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四壁陡削,单峰挺立,呈圆锥形,中部较膨大,底部略小,远看如农家堆叠的麦垛,故名“麦积山”,也叫麦积岩或麦积崖。山高出山麓平地只有142米,但其海拔高度达2000米左右。山上林木苍翠,云雾飘渺,洞窟上下堆叠,栈桥傍崖飞架,其景色之幽丽,布局之巧妙,恍如“仙山琼阁”。尤其在雨过初晴之时,烟雾弥漫,若隐若现,益增加其神秘幽奇之美,人们称为“麦积烟雨”。天水古属秦州,向有八景之名,而“麦积烟雨”被列为“秦州八景”之首。古人在诗中赞之:“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4 13:26
(, 下载次数: 8)

                                                       长白山

长白山以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高峰环报的高山湖泊,磅礴的长白瀑布,奇异的火山地貌,珍贵的动植物令人叹服。

    长白山因其主峰—白冰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吉林省东南部,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区境内,在中朝两国边境上,为中国东北最高的山地,主峰海拔2691米,山体纵横,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总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北起吉林省安图县的松江镇,西始于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境内南岗岭,南部一直伸到朝鲜境内。

    长白山人文历史悠久,其名称,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变化,秦以前称作不咸山(意为“有神的山”),汉朝称单单大岭,魏称盖马大山,后魏称徒太山,南北朝称从太山、太皇山死,唐朝称太白山,金朝始称长白山。到了清代,清皇朝把长白山视为祖宗发祥地,又封山,又祭神,并划为封禁地,不许俗人入进,这里更成了人迹不到之处。直到今天,长白山还保持着原始状态,简直就象想象中盘古“开天辟地”地时的模样。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从十六世纪以来,曾有过三次喷发。第一次是1597年8月,第二次是1648年4月,第三次是1702年4月14日。受长白山地形垂直变化的影响,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的4个景观带,这种自然多彩的垂直景观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长白山景观绮丽迷人,有天池,瀑布,大峡谷,温泉群,银环湖等30多处景观。

    长白山资源丰富,物种繁多,有野生动物有1225种,野生植物有2277种,林木蓄积量为4400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生态系统保护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地带,保护区总面积为196465公顷,具有较高的科研、保护和旅游价值。1980年长白山保护区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成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瑰宝。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4 13:36
(, 下载次数: 6)

                                                      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总面积约660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岭五百多座,地势上明显分为两级阶梯,中部高峰叠起,峻拔峭峨,四周低山丘陵,逶迤连绵。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位于湘赣边界上。

    1927年~1928年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秋收农民起义和南昌武装起义两支队伍,在此胜利会师,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首路,从此,中国人民革命的燎原烈火燃遍全国大地,最后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因此,人们把井冈山看成是中国人民的“革命摇篮”,在这里留下的大量革命史迹,成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许多游人特地前来参观、瞻仰、学习,是井冈山旅游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井冈山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山雄、峡险、谷幽、潭清、瀑多、洞异,风光明媚,气候宜人,林木苍翠,山花烂漫,集雄、奇、险、幽、秀于一体,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时,赞为“天下第一山”。郭沫若在畅游井冈山后,挥笔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

    1982年井冈山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14平方公里。分为八大景区,共有六十多个景点,二百七十多处景观景物。现在茨坪、龙潭、黄洋界、笔架山等景区已修通了公路,汽车可以直达,每年来游的中外游人超过50万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是四十佳”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4 13:42
(, 下载次数: 6)

                                     苍岩山

                苍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北距井陉县城30公里,东北距石家庄市70公里。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苍岩山所在地方圆几十里,皆为荒山秃岭,唯独此山林木苍翠,古树葱笼,峭壁岩,处处绿色,故名“苍岩”。山高一千多米,奇峰险崖,挺拔峻秀,山上飞瀑高悬,山下清泉流畅,沿途建筑成群,或依危岩,或跨断壁,或沿山曲而萦回,或临深壑又设置,构筑巧妙,择景幽奇。古人以“万景临诸壑,千峰拱上方”的诗句来赞美它。山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景色迷人,是冀中地区一处旅游、观光、避暑胜地。山上楼、台、殿、阁,多掩映在林荫树丛之中,犹如“仙山琼阁”。山中有著名的福庆寺,相传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曾在此削发为尼而名传天下。

    苍岩山为太行山支脉,风景优美,草木繁茂,加上山间众多的古建筑,两者交相辉映,浑成一体,构成了“苍山十六景”。上山处处有景,景景观奇,景景有典,自古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7 11:03
(, 下载次数: 5)

                                    琅琊山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境内,古名摩陀岭,系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相传西晋时琅琊山司马佩率兵伐吴,曾驻跸于此。东晋元帝司马睿在称帝前也是琅琊王,曾在此避乱,故后人改名为“琅琊山”。山高200~300米,山上峰峦俊秀,泉涧优美,古树参天,环境幽雅,还有唐建琅琊寺、宋建醉翁亭和丰乐亭等古建筑群,以及唐、宋以来摩崖碑刻几百处,其中唐代吴道子绘《观自在(即观音)菩萨》石雕像和宋代苏东坡书《醉翁亭记》碑刻,被人们视为衡世珍宝。这里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自古有“皖东第一名胜”之赞誉,成为历代达官显宦、文人名士旅游雅聚之地,是我国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1985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在此建立“琅琊山森林公园”,并列为全国十个重点森林公园之一。1998年国务院公布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琅琊山位于滁州县城西南约5公里,主峰是丰山,海拔317米。山不甚高,但清幽秀美,四季皆景。古人称之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东八名胜境”,被誉为“蓬莱之后无别山”。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115平方公里,现分为琅琊寺、醉翁亭、丰乐亭、野芳园、深秀湖五个景区。还有龙蟠寺、龙华寺、复兴庵等几处古遗址及景区。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7 11:08
(, 下载次数: 6)
                                               钟山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

    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

    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3.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7 11:14
(, 下载次数: 6)


                                    清源山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的泉州市境内,泉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侨乡,向以风景优美、文物荟萃而闻名于海内外。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在泉州北郊,离市区约3公里,是泉州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分清原山、九日山和伊斯兰教圣墓三大景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这里山势雄伟,洞壑幽美,林泉清翠,奇石嵯峨,加上历代丰富的文物古迹。景色迷人,引人入胜,自古以来就是闽南著名的游览胜地,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

    清源山以多清泉而得名,又名泉山,泉州地名亦源出于此。因位于泉州城北,当地简称它为“北山”,山有左、中、右三峰鼎立,以中峰最高,海拔498米,故亦名“三台山”。耸立于晋江平原之上,挺拔巍峨,古人喻之谓“高与云齐”,故有“齐云山”之别称。它最早开发于秦、汉,中兴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经历代的开发建设,留下了许多庙宇寺观、石雕石刻,计有大型石雕七处九尊,摩崖石刻五百多方,花岗岩仿木结构石室三处,古称三十六洞天、十八胜景。现经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规划,分为七个景区,即南台夕照、闽海蓬莱、石异峰奇、五虎朝狮、旭日春晓、石莲洞天、风动发石。著名胜景有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像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龟岩、九日山、灵山圣墓等。

作者: 随风飘雨    时间: 2011-12-27 11:24
(, 下载次数: 9)
                                        太姥山


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福鼎县境内,在县城以南45公里。巍峨挺拔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依山,气势雄伟,景色秀丽,融山、海、川、瀑、洞的自然景色和寺、寨、镇的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峰险、石怪、洞异、水玄、雾多驰名于世,与丹崖碧水的武夷山同属福建名山。古人称武夷山“东方奇秀”,称太姥为“海上仙都”。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太姥山风景区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其中旅游观赏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不但峰峦峻秀,洞壑幽奇,还有秀丽的溪瀑,优美的港湾,壮阔的海域,精神文明人的岛屿,古人誉之为“山海大观”。加上历代建造的古寺佛塔,别具风情的畲寨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姿多彩,过去因交通不便,知名度不高,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立以后,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条件的改进,服务设施的完善,每年慕名前来观光览胜、寻幽探奇的旅游爱好者日益增多。

    太姥山原名才山,相传早在黄帝时,就有术士容成子在此炼过丹,现尚留炼丹井遗址。尧帝时,山下才堡村有一老妪避乱上山,以种兰为业。她出身贫苦,怜苦济贫,乐善好施。曾在山上培育出“绿雪芽”名茶,对治疗小儿麻疹有效。有一年山下村中麻疹流行,村民苦无良药治病,老妪就以绿雪芽茶叶治好不少病孩,村民感激她,尊称为“太母娘娘”,死后葬于此山,并改山名为“太母山”。至汉代,大臣东方朔奉汉武帝命,敕封下天名山。有一日他行至太母山下,见此山巍峨壮丽,拔类超群,就循路上山,一路上只见险峰罗列,怪石嵯峨,云雾飘渺,变幻莫测,如入“仙境”一样。迨至摩霄峰巅,极目远眺,海天一色,气象万千。连呼“妙哉!”并说此山“山增海阔,海添山雄,山海相成,浑为一体,实乃生平所首见耳!”于是回京后,奏明汉武帝,封为全国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改太母山为“太姥山”。现在摩霄峰下摩霄庵(今名白云寺)右边石壁上镌刻的“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相传即是汉代东方朔所题。

    太姥山风景区现发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冷城古堡、福瑶列岛、晴川海滨、瑞云畲寨六个游览区。





欢迎光临 驴友社区 (https://lvyoushequ.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