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社区
标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打印本页]
作者:
驴友户外
时间:
2012-1-6 00:04
标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花岗墓园占地宽阔,庄严肃穆,园内苍松挺拔,翠柏长青,黄花遍地,又有亭、台、桥、池等点缀,更增添了园内的秀色。“黄花浩气”80年代入选新羊城八景之一,成为广州游览参观瞻仰的胜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广州市(驴友网)先烈路。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失败了,同盟会骨干会员牺牲了百余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黄花岗。1918年,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死难烈士,捐资校坑淹┺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
墓园坐北朝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其主要建筑群汇集在较长的中轴线上,正门为有三个拱门的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以花岗岩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宽阔的墓道两旁碑石林立,并植有翠柏和古榕,还有莲池及石拱桥。岗顶为陵墓,以花岗岩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围着铁链栏杆,墓的中央建一亭,亭内立七十二烈士之墓碑。亭顶形如悬钟,寓意争取自由的警钟。碑亭后面是一座用花岗石砌的纪功坊,上半部以七十二块石砌成金字塔形,顶上矗立一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坊额镌刻章太炎书“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后还立有一块巨碑,详细记载黄花岗起义的经过及烈士墓园修建的情况。碑阴共表列有86位就义烈士的名单。黄花岗起义死难烈士共100多人,有姓名可考的有86人。
特色景观
自由神像
烈士陵墓后面是一座麻石建成的纪功坊。上半部以72块矩形石块,砌叠成金字塔形坊顶,顶上矗立一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造型特别,颇为壮观。坊额镌有章太炎所题篆文“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后还立有详细纪录武装起义经过的石碑。南墓道为碑林,镌刻有“自由皇。坑淹┍、“精神不死”等碑文,字字语重千钧。两条3米多高的连州青石透雕龙柱,夹道相对。 整个墓园占地约3万平方米,园内苍松翠柏长青,繁花并茂,还建有黄花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是革命纪念地,也是参观游览的名胜景点。
自由女神像的由来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最醒目的标志便是那尊自由女神像,为何会立此雕像呢?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从性质上说,是推断帝制,建立共和的民主革命。法国巴黎自由女神像,象征自由、民主,它与当时很多革命党人所追求的理想是一致的。
查黄花岗之役,发生于辛亥革命的同一年,即1911年阴历三月二十九日(阳历4月27日)。那时候,国民党还没有成立。据邹鲁着的《中国(驴友论坛网)国民党史稿》载,国民党成立于民国元年(1912)8月,后被袁世凯下令解散。到民国3年(1914)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集海内外国民党人组成中华革命党,宣布把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作为中华民国的国旗、军旗,但没有作为“党旗”。民国8年,即1919年,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驴友论坛网)国民党,也没有制定“党徽”。
黄兴一直不喜欢青天白日旗。据《武汉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一篇题为《黄兴与辛亥革命》的文章说,1907年初,在同盟会的干事会上,当讨论到中华民国国旗旗式时,孙中山主张采用“青天白日”旗,理由是此旗乃烈士陆皓东所设计,“兴中会诸先烈及惠州革命将士曾先后为此旗流血,不可不留作纪念”。与会者提出了多个方案,有的主张用中国(驴友论坛网)历史(驴友论坛)上惯用的五色旗,有的主张用井字旗(表示平均地权),有的主张用十八星旗(代表当时全国18个行省(驴友网))。黄兴认为“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且与日本旭旗相近”,赞成用井字旗。孙中山坚决反对,声言“托命于是旗者数万人。欲毁之,先摈仆可也”。黄兴与孙中山意见尖锐相左,怒而退出会场,甚至表示“欲退会断绝关系”。尽管后来黄兴为顾全大局而作了让步,但他对此旗还是不大乐意接受的。
黄花岗起义时既未有国民党,也没有以“青天白日”旗作标志,建造黄花岗陵园时“青天白日”又并未作为“党徽”而普遍流行起来——这样,当初设计者没有在黄花岗顶上装一个大“党徽”,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顶上,确赫颍糜瓮┎曾立过国民党党徽,后来又为自由女神像所取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些20世纪20年代在广州读中学、到过黄花岗祭扫的人会记得,最初的自由女神像,约有两米多高,左手挟书,右手举槌。外形粗略似一扁圆形石块,雕工不算精美,身上只有几条粗线条的花纹。
到了1936氖。坑淹┌西安事变”后,自由女神像也成了蒋介石政府的一个“忌讳”。于是,大约在1937年初,自由女神像被下令拆毁,改为“青天白日”的“党徽”。
1949年,中国(驴友论坛网)解放,黄花岗陵墓上去掉“党徽”,重立自由女神像,槌子换上了一杆枪,据说寓意“枪杆子里出政权”。大体说来,是恢复原貌,而非像江南所说的“破坏史实”。
“破坏史实”的事也确实有,那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十年动乱,自由女神像也遭了殃,座台上改竖一支两米多高的火炬。后来,火炬不见了,座台上空无一物,黄花岗一片荒凉。1981年,政府拨款复建自由女神塑像,由雕塑家林毓豪重塑,以连州青麻石雕成,高3.4米,造型上参照巴黎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而稍加变化,糅合中国(驴友论坛网)女性的特点与气质。坑淹一座左手挟法律书,右手高擎火炬的自由神像,又巍然耸立于黄花岗陵墓的纪功坊上……这就是黄花岗自由女神像数十年来的沧桑史。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市(驴友网),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经3个月的筹划准备,黄兴于8日在香港召开统筹部发难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枪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
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起义,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市(驴友网),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市(驴友网)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颍糜瓮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黄花即菊花,比喻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后人称他们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
作者:
驴友
时间:
2012-1-6 00:10
1、门票价格:免费;
2、开放时间:9:00-17:00;
3、交通指南:11、16、219、220、223、236、285、65、74、85、高峰快线12、高峰快线8、夜46、夜5、112、192、201、271、290、535、6、78、833、862B、862、大学城4线公交车可直接到达。
欢迎光临 驴友社区 (https://lvyoushequ.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