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曲周仨驴友骑着摩托到西藏
6月4日晚,曲周县驴友西藏行赞助商之一铃木摩托车全体员工专门为凯旋的常海彬、闫志波、白雪英接风,庆贺他们胜利 归来。至此,三名驴友往返行程一万多公里,历时28天的西藏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行程 七省一万公里 5月5日,由曲周县摩托车爱好者常海彬、闫志波、白雪英组成的西藏行小分队,从县城出发,远赴西藏,开始了他们的追梦之旅。邯郸中进天然色素、曲周梦洁家纺、曲周铃木摩托车专卖店等一些爱心企业对西藏行小分队进行赞助支持。“自驾游去西藏,感受西藏奇异的雪域风光是我儿时的梦想,今天终于圆梦了。”跨上自己“爱骑”雅马哈摩托车的那一刻,常海彬兴奋地振臂高呼。 三个人,两辆摩托,一张中国地图,4部相机和一批物资是他们出行的全部“家当”。一路上,他们途经河南省、湖北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游览了少林寺、泸定桥、九寨沟、峨眉山等景点,于5月24日晚上到达目的地拉萨,三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一路上的艰辛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在成都去往拉萨的2000公里的路上,他们基本都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行驶,空气越来越稀薄,都出现了呼吸困难、头痛恶心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白雪英反应最为强烈,甚至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到达拉萨后实在无法坚持,只好先乘坐火车提前返回。常海彬和闫志波继续自驾摩托返程。 5月27日,常海彬和闫志波沿着西藏至青海线踏上了回家的征程。耗时7天,于6月2日傍晚回到了阔别28天的家乡。 “每天少则行驶300公里,多则行驶700公里,一路上经历了夏天,也遇到了‘寒冬’,但无论是炎热夏天,还是寒冷冬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一路累并快乐着。”在闫志波的日志里有这么一段话,这也是他们西藏行的最好诠释。 义捐 向灾区传递正能量 “一是悼念汶川地震遇难同胞,二是为芦山灾区的孩子们送点东西,尽我们的微博之力,弘扬善举,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常海彬向笔者透露了他们这次西藏行的两个特殊使命。 5月13日早上,常海彬、闫志波、白雪英离开九寨沟,驶过海拔3500米的一段曲折山路,带着一身的疲惫到达了汶川。 当日,他们参观了纪念馆,并来到“5·12”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向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抗震救灾中牺牲的英雄敬献鲜花,表达哀思。 又经过一天的奔波,他们于5月15日抵达雅安摩托吧接待站,这是专门为驴友提供住宿、信息等方面帮助的工作站。当他们说出来雅安的初衷后,老板十分感动,当即帮他们联系了帮扶对象——— 芦山县芦阳镇第二小学,并安排专门人员陪同他们一起到受灾学校进行捐赠。 在芦山县芦阳镇第二小学,常海波、闫志波、白雪英一起将随车携带的被褥、学习用品等物资亲手交到校长手里。校长激动地说:“你们不远千里从河北自驾来到这里进行义捐,我们十分感动,我们一定会把这些物品送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手中。” 收获 苦乐同在,结识了好多朋友 往返行程一万公里,这对常海彬、闫志波、白雪英的体力、毅力是个双重考验,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 5月16日,到达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 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这里常年冰雪、暴雨、浓雾,道路极其难行,当地有谚:“车过二郎山,像进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我们三人在这里都出现了高原反应,由于缺氧,就连摩托车也出现了‘高原反应’,上坡挂1档还走不动。”常海彬风趣地说。路面光滑,常海彬驾驶的摩托出现侧滑,常海彬连同后座的闫志波被摔了三四米远,车也重重的摔到悬崖边,两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行至剪子弯山上,白雪英大哥体力有点儿吃不消,换我骑摩托。道路真是难走,中途下冰雹,头盔没有了防风镜,打得脸生疼。最可气的是雾气和冰雹打在眼镜上直接结冰,开不了多远就得用手擦下眼镜,啥都看不到。”闫志波在他的随行日志中这样写到。剪子湾山,它的藏语名字叫“惹玛那扎”,意为羊子山口。山口海拔4659米,是318国道经康巴地区的最高山口之一。5月19日,他们由此向拉萨行驶,在剪子弯山上遇到冰雹和大雪阻拦,异常艰辛。 虽然路途艰辛,但他们也结识了好多朋友,有和他们有共同爱好的来自新疆的驴友马强大哥,有常年跑长途的东北司机,还有热心的好心人。5月14日,在去峨眉山的路上,他们碰到一对四川青年夫妇,四川夫妇被他们的事迹所打动,热情地拿出自己的琵琶果给他们吃。 一路上,他们收获颇大,累计拍摄照片3000多张,撰写日志近3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