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都城隍庙市曾是北京最大的庙会。起初是每年旧历五月十一日祭祀城隍,后来发展为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都开市。当时,从城隍庙向东,列肆三里。最盛时,绵亘十里。庙会上的货物琳琅满目。都城隍庙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都城隍庙在沟头城隍庙街路北,即今复兴门内成方街,元佑圣王灵应庙址,后改为大都城隍庙。它是供奉都城的城隍神庙,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名佑圣王灵应庙,天历二年(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以后又多次重修、重建。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其它还有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两庑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现存寝祠5间,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庙内有明英宗碑及清世宗、高宗碑。有康熙帝和雍正帝的题联。话说庙会在清代最盛。初一日,宛平县城隍出巡,至都城隍庙相会见。仪仗威严,铜锣开道,回避肃静牌,旌旗伞扇,全份执事。以八人肩舆抬着城隍爷,有舍身还愿者,或扮做马僮,或扮成判官鬼卒,或披枷戴锁,扮作罪犯,彳亍而行。还有各种香会相随,如秧歌、高跷、五虎棍之类,鼓镲喧天,边走边练,谓之献神。所经街市,观者如潮。宛平县城隍驾到时,都城隍庙亦以旌旗执事,香会文场相迎。届时几档子甚至数十档子香会相聚一起,各自表演拿手绝技,把走会活动推向了高峰。及至接进庙后,地方往祭官员人等,马上上香焚表,祈祷城隍爷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善男信女进香者,无计其数。庙期,百戏杂陈,摊棚林立。尤以卖估衣者为多。据清人德硕亭《草珠一串》载,“滥溅纱罗满地堆,乡里婆娘多中暑,为穿新买估衣回。”光绪初年,都城隍庙毁于大火。殿堂皆成废墟,所谓各直省城隍像残毁无余,甚至石碑亦皆煅裂。光绪末,仅修复三间正殿,以便春秋祭享。民国初年时,该庙香火还很盛,而且有为各种原因而许愿、还愿的。有的人把两支胳膊肘下边扎穿,拴上提炉来朝拜;有的男孩则把自己身价“降低一等”,穿上红衣红裤,浓施粉黛,梳上两个小抓髻,扮成女孩,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来还愿进香。这些都已是陈年往事,今日所看到的都城隍庙大殿,已经难觅昔日的鼎盛香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