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文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的圣地。古柏参天,雕梁画栋,檐牙高啄,碑匾林立,好一派古朴静雅,庄严雄伟,明清之际就被誊为"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属全国三大孔庙之一,迄今已有500年历史。
武威文庙位于凉州城区东南隅,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院。占地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面积30096平方米。文庙也叫圣庙、孔庙,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整个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它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宏大,气势雄壮。不过,该庙目前只有东、中两组建筑,现儒学院已毁,其南面的忠烈祠和节孝祠尚存,明伦堂、存诚、敬德二斋及前后附属建筑已经无存。现东边的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戏楼,后有崇圣祠,中为二门戏楼,左右有牛公祠、刘公祠。文庙西以大成殿为主,前有伴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中有灵星门、戟门,左右有名宦、乡贤祠。
文庙原设有正门,面南而开,但最南端被一堵称"万仞宫墙"庄重稳健的影壁所隔,由于数百年来凉州一直未出状元,所以开正门之事也就搁置至今。影壁两侧各开小门,朝东的叫"义路",往西的称"礼门"。由"义路"进入庙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型的拌池。池上架一座石料拱桥,名"状元桥"。棂星门是明正统时建筑的一座木质牌桥,四柱三间,翘檐飞角。穿过棂星门,就可看到戟门,戟门两侧是乡贤、名宦祠,为供养地方贤达和清官牌位的地方。戟门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门,大成殿建在宽阔的石筑台基上,雄伟而壮严,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气派。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三宽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顶置九脊,鸱吻螭兽俱全,脊皆以缠枝莲纹砖砌筑。正脊中设桥形小珠。屋面尽覆琉璃筒板瓦。檐下为五铺作双抄双平昂。柱头、补间铺作华丽,棂格隔扇、腰华板、裙板等皆有简单雕饰。周围绕以回廊、高台基,大有庄重、肃穆、文雅之风韵。殿内迎门原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于的画像,旁立着孔子七十二弟子的牌位。大成殿之后的尊经阁,是两层土木结构楼,重檐歇山顶,坐落在高达2米的砖包台基上,是武威现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楼建筑。阁周绕以回廊木栅栏。顶部三重翘角上均悬有风铃,清风徐来,铃声叮铛,为沉寂的庙宇增添了些许生气。大成殿东侧的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建筑自成一组,为文昌宫。内有过殿,左右设耳房供道士居住。过殿之后,魁星阁与桂籍殿遥相呼应。现今武威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威市博物馆亦设于庙内。
主要看点
万仞宫墙
位于正门位置的"万仞宫墙"极有讲究,据说其意出自《论语》子贡语。子贡大致说过这样的话:"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孔子)这道墙有好几仞高,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明代学者胡缵宗认为数仞宫墙仍不能表达他对孔子的赞扬,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从此各地的孔庙纷纷效仿,成为修建孔庙的定制,即为"造则"。武威文庙的"万仞宫墙"两侧原来各开小门,朝东的叫"义路",往西的称"礼门"。
泮池
"万仞宫墙"北面是半月型的泮池。"天下孔庙有泮池",依古制,天子之学四周必环以圆形流水,称辟雍;诸侯之学必有半圆形流水,称泮池或半璧池。古代称学校为"泮宫",泮池以此而得名。据说旧时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
状元桥
泮池上有一座石料拱桥,叫"泮桥"或"状元桥",象征带来文运。武威文庙的"状元桥"旧时的记载为木桥,现在为石拱桥。旧时所有学童入学,都要过泮桥,成为固定的礼仪。
武威市博物馆
武威市博物馆是中国(旅游网)地方性历史博物馆,位于文庙内,1983年10月建。有《武威简史陈列》和石刻、书画等专题文物陈列,馆内附设铜奔马复制组,复制、仿制各种规格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 该馆馆藏文物4万多件,其中国(旅游网)宝级文物2件,一级文物166件,二级文物268件,三级文物574件,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
|